找到相关内容1306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简明西藏密宗喇嘛教史(1)

    黑白两云,任何一种云都是障蔽天空的,须都不作意,由任何也不思想而完全解脱生死轮回。任何也不作意、不加分别、不去观察,即是‘无缘’,这与一时顿入十地无异。”又说:“修十度的十行法,是佛为下根人宣说的法门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94278976.html
  • 龙树菩萨所述的极乐净土义

    波罗蜜,乃至十八不共法,于是行法中无忆想分别:是施者、是财物、是受者,乃至十八不共法亦如是。若菩萨不著心,无所分别,行六波罗蜜,乃至十八不共法,是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因缘。以是道,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亦...

    温金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11243879035.html
  • 玄中寺在中国净土宗史上地位的再检讨

    为主的念佛三昧并没有突破印度禅法的范围,而且只为少数“上根者”所接受。日本学者高桥弘次指出:“慧远的净土教是以般舟三昧的定中见佛为目的,并不是易于所有人都修习的行法。”这种观想念佛法门与日后以称名念佛为...

    温金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1879202.html
  • 晚唐观音法门的开展——以敦煌莫高窟 161窟为中心的探讨

    法门为行法之主轴,窟顶的五身观音造像便可视为五佛图像的另一种神变! (图十)   从金刚界曼荼罗来说,观音属莲华部主,以修治爱敬法为其胜用 ;从胎藏界曼荼罗来说,观音属莲华三昧门,专以增益法显其妙用...

    郭祐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5479251.html
  • 如何修持心经

    波罗蜜多的心髓,而这个心髓能使如幻的我们,到达远离生死的彼岸。   《心经》的修法与行法  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  《般若心经》修持法中,我们要修什么?行什么?观什么,我们来看看在《心经》最...ldquo;好高兴,我很有智慧!”这就是起有所得心,这时候要回破。我们可以现观,但是心要无得。无智无得,这是一种还照的境界功夫。   另外,行深《心经》,是否也是一个果位行法?是可以这样说,...

    洪启嵩

    心经|般若|智慧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22281379541.html
  • 密教纲要 一

    灌顶之行法。及秘印明。皆无畏一行之法也。但山门诸师承用此说与否。未能详焉。   金刚智三藏与其传法之弟子不空偕来中国。途遇风波。漂流海上者三年余。及开元八年乃达。后遂奉敕建两部曼荼罗。开灌顶之坛。使...

    王弘愿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3580097.html
  • 民国年间(1912--1949年)汉藏佛教文化交流

    传品、果瑶、巡思等人启程进藏,行至理塘被阻,次年抵那摩寺习六加行法,冬季返蓉。1928年6月,与永光、永轮、永严装扮戚藏族朝山者,自康定起程经大积寺,渡金沙江,2月后到昌都,9月27日抵达拉萨,进入...

    索南才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0980925.html
  • 慧远大师念佛思想所依据的主要经典考辨

    》提到通过念阿弥陀佛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思想。经言:   佛告颰陀和:持是行法,便得三昧,现在诸佛,悉在前立。其有比丘、比丘尼、优婆塞、优婆夷如法行,持戒完具,独一处止,念西方阿弥陀佛今现在。随所闻...

    杨净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24781205.html
  • 唯识学的特质

    地把“已作不失,未作不得”的必然因果原则刻画出来。   唯识是遮心外实我实法,并不否认诸法的存在。诸法虽多,究竟不出心王、心所、色法、不相应行法、无为法。《成唯识论》云:“识言,总显一切有情各有八识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493681506.html
  • 华严宗思想源流

      澄观国师除了广 习律宗、三论、华严、天台及禅宗等各宗教义之外,还因思及圣人身栖佛境心证真如要在人间行法传道,则尚须‘起后得智,学世间解’,因此翻习华梵的各式学 问,上自经史子集下至秘咒仪轨九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184350.html